重拳出擊非法醫美!關停30余機構、罰了640多萬,將推出一碼監管系統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舉辦新聞發布會,對該省今年4月份以來的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活動工作成果進行了介紹與公布。
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立祥介紹了山東省醫美機構情況:目前山東省醫療美容機構共860家,其中社會資本舉辦的776家。
據悉,自4月份以來,山東對省內全部的17000余家醫美機構進行了全覆蓋監督檢查,在整頓非法醫療美容、打擊違法行為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其中,立案427件,吊銷醫療機構診療科目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7家,停業整頓醫療機構30家,罰沒款640余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5件,公布典型案件27件;
在線上板塊,約談整改網站18家,關停違法違規網站6家;
在醫美廣告板塊,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廣告案件200余件,罰沒款319萬元;
在非法醫療器械板塊,青島海關查獲走私進口肉毒素、美容針2萬余盒,不合格醫療器械13批,案值1000余萬元;郵政部門查處違法案件17起,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78份。
此外,還偵辦涉及非法醫療美容犯罪案件2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5名,端掉黑窩點12處;
會上,張立祥還通報了4起黑醫美典型案例:
青島市李滄區的李某,在居民樓內非法開展激光脫毛、玻尿酸和肉毒素注射等醫療美容服務,沒收藥品器械,罰沒24.7余萬元;
滕州市的邱某,在賓館、公寓樓等多處場所非法開展眼綜合、隆鼻、玻尿酸注射等醫療美容服務,沒收藥品器械,罰沒58.8萬元;
煙臺市蓬萊區某醫療美容門診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罰沒22.5余萬元,沒收藥品器械;
鄒平市某美容美發廳非法開展雙眼皮手術,罰款6萬元;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立祥表示,當前醫美行業亂象頻發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醫療美容機構依法執業意識淡薄、執業行為不規范,二是由于醫療美容專業性較強,群眾對醫療美容辨識能力需要提高。
面向醫療美容機構,監管部門堅持先普法后執法,邊執法邊普法,通過開展“送法上門”“集中培訓”等方式主動送法、普法上門,指導醫療美容機構強化學法、守法意識,知“紅線”,守“底線”,自覺落實依法執業主體責任。
張立祥認為,依靠專項行動、行政處罰的“點式”短期震懾遠不及違法經營的“面式”長期收益,監管難以形成長效機制。
為此,開發“一碼監管”系統,將于11月上線運行。
屆時,每個醫療機構都將有一個“二維碼”,并張貼至本醫療機構顯要位置,群眾就醫時通過手機掃描即可查看該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執業信息和被處罰信息,方便群眾就醫。
據悉,接下來,山東省將從多渠道摸排線索、突出打擊重點、密切部門配合等三個方面開展非法醫療美容行為嚴打工作。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片和內容來自于網絡,該引用和轉載內容僅供讀者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擁有,若涉及引用和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侵權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