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尾款人”都在吃李佳琦、薇婭的“瓜”
10月31日,李佳琦直播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李佳琦從未與包括“胖球數據”在內的數據公司或營銷公司展開數據合作。
11月1日,李佳琦正面剛的回應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名。
針對“數據造假”、“團隊被抓”等傳聞,李佳琦團隊直接稱該言論為不實信息,引發大量網友關注。事實上,不僅是李佳琦陷入輿論風波,就連薇婭也難以幸免,被網友要求查稅。除此之外,網紅主播雪梨也被疑為“當事人”。
“數據造假”+上億稅款,頭部主播被推向風口浪尖
“聽李佳琦說,選薇婭的品,買雪梨的貨”,在今年淘系雙十一預售直播戰場上,李佳琦、薇婭、雪梨,被稱為黃金三角。三人雙十一預售首日銷售額將近200億,瞬間占據了熱搜話題。
不過除了調侃外,很多網友最好奇的就是頭部主播能賺多少錢、要交多少稅等問題。畢竟去年雙十一還未開始,李佳琦和辛巴就因納稅一事隔空“交戰”。
而在人們猜測今年的最終成交額是否會再創新高,稅收是否會上億時,專為頂流網紅做排行的“胖球數據”,因涉竊取敏感信息,全員落網的消息不脛而走,把很多頭部主播推向風口浪尖。
由于網絡主播收入來源多、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加劇了查稅難度,再加上動輒百億的GMV數據,很多主播陷入風波。有網友爆料,因稅務問題,薇婭的專訪和文章都要在傳統媒體下架,雪梨背后公司存在稅務問題被立案調查。隨即,薇婭背后的謙尋公司內部人士回應稱“假的、不是,別相信”。雪梨團隊負責人稱傳聞不屬實,李佳琦更是在微博直接發布聲明表示,數據造假為不實消息。
避稅逃稅成公開“秘密”,稅務部門當頭一棒
雖然李佳琦等主播表示與胖球數據無合作關系,但由于涉及到雙十一“百億項目”,很多網友呼吁對其查稅。畢竟像李佳琦和薇婭這種頭部主播,動輒賣出上百億,其真實收入多少誰也不清楚,所以稅務問題是關鍵。
因為在“直播經濟”火爆的背后,“網紅主播偷稅漏稅”等亂象頻頻發生,頭部主播自然成為網友們懷疑的第一目標。
據有關人員表示,通過開公司及成立工作室來避稅,早已成為高收入網絡主播之間公開的秘密。隨著主播們的收入越來越可觀,利用稅法的漏洞、特例或者其他不足之處,采取非違法的手段減少應納稅款的行為成為了慣例。
不過近段時間,稅務機關多次提到規范文娛領域稅收秩序,此前是嚴打明星藝人的稅務不合規情況,此次更是將網絡主播也加入了嚴查范圍。
繼曝出天價片酬,眾多明星補稅近118億后,9月28日,國家稅務曝光了兩名直播帶貨主播的偷逃稅款行為。經過調查發現,這兩名主播均涉嫌違規將個人收入轉變為企業經營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且涉稅金額較大。
在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稅收籌劃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蔡昌看來,整體而言,直播帶貨主播的納稅意識普遍還不夠強。而稅務部門這當頭一棒,無疑給主播們敲響了警鐘,頗有遏制直播虛假泡沫“敲山震虎”的效果。
首例網紅補稅出現,虛假繁榮終于要涼了?
網紅直播、帶貨等收入信息比較隱蔽,很多平臺沒有把相關信息推送給稅務機關等政府監管部門,再加上稅務機關未能在新經濟業態征管領域深度應用大數據技術,所以導致稅務機關很難完全掌握主播收入信息。
不過自今年以來,國家監管部門就加強了關于文娛領域高收入人員的稅收征收力度。提出要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和企業,要輔導其依法依規建賬建制,并采用查賬征收方式申報納稅,定期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稅收檢查。國稅總局通知還提到,明星、網紅可通過主動補稅減輕或免于處罰。
在稅務總局要求加大對網紅、明星等查稅力度后,網紅補稅的首個案例進入大眾視野,補稅金額達622萬。首次公開網絡主播偷逃稅案例,其實就是宣告近期稅務部門展開網絡主播稅收檢查進入實質性階段,案例的公開無疑能起到“殺一儆百”作用。
而隨著網紅帶貨的火爆,國家稅務機關勢必會加強相應的稅收監管,畢竟此舉將會有利于維護商家正常生產經營環境,避免刷單、刷量的數據造假行為。但是對主播而言,稅收的嚴格監管或將會影響到他們的收益,所以想要提高收入就要從別的地方下功夫,比如抬高坑位費或者傭金。
但與此同時,通過鉆空子來創造營收、用刷單來獲得優勢的直播灰產業預示著會被釜底抽薪,畢竟稅收是主播真金白銀的評價標準,這或許是直播行業告別草莽走向真正規范的開端。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片和內容來自于網絡,該引用和轉載內容僅供讀者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擁有,若涉及引用和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侵權可刪)。